物聯網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聚焦農業
- 智慧農業改變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發表日期:2016-01-04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3363次在人們的印象中,農業靠天吃飯的成分很大,雖然我國發展現代農業的步伐加快,但與日趨智能化的工業制造相比,農業發展的潛力依然巨大。從土壤分析到作物種植,從天氣監測到施肥撒藥等,由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驅動的智慧農業,正在逐步將人們的想象變成現實,也正在改變著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
不久前的一個下午,晴好的天氣突然狂風大作,一場疾風驟雨就要來臨。河北石家莊市藁城區雙廟村村民李會軍迅速回到自家大棚,啟動總控制箱內按鈕,不到一分鐘大棚放風口全部關閉。
在藁城農業高科技園區,技術員路貴華說:“我們這里的大棚不僅實現了自動開關放風口,坐在辦公室通過電腦就能監測大棚內溫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各項數據,點點鼠標,就能實現自動澆水。”
如今,在石家莊市藁城區,物聯網、大數據、云平臺等互聯網新技術已經在農業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正在改變著傳統農業的生產方式,成為繼機械化后推動農業快速發展的強大引擎。
農民渴望技術變革
石家莊市藁城區是聞名全國的糧食主產區,近10年來該區農民憑著精耕細作的種植習慣和良種良法的種植模式,連年獲得豐收。但是,近年來農業生產成本逐年攀升,農產品價格長期趨于穩定,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步伐開始放緩。
隨著國家對農業的扶持力度逐年加大,種植大戶、家庭農場主、專業合作社等規模化農業經營主體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這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更加關注如何控制生產成本、如何利用新技術,他們更迫切需求改變傳統農業生產方式。
繼機械化之后,智能化正在成為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方向。藁城區抓住發展先機,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整合各類涉農資金,引進了物聯網、云平臺等農業先進技術進行示范、推廣,解決農業生產面臨的人工成本增加、技術推廣難等問題,推動全區農業向智能化方向發展。
引入新技術,資金是基礎。除了申報“星火計劃”爭取資金,藁城區農業部門還從“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等獎勵基金中爭取部分資金,每年整合各類資金約200萬元,用于物聯網技術的示范推廣。同時該區積極引進現代農業項目,去年作為河北第一個試點縣(市)啟動了基層農技推廣服務云平臺應用示范項目,每年投入資金30萬元,利用云技術、云終端等信息技術搭建起了覆蓋全區的農技推廣服務云平臺網絡。
有章法推廣新技術
2年前,藁城農業高科技園區率先引進使用物聯網技術,目前已在園區的20個大棚得到示范推廣。在園區控制室的液晶顯示屏上,每個溫室大棚里的溫度、空氣濕度、二氧化碳濃度、土壤水分的數據都在實時更新著。一旦系統觀察到作物出現異常,可以迅速拍照,并傳送到“遠程智能專家系統”形成病蟲害預警方案,農民足不出戶就能獲得農業專家的技術指導和服務。物聯網技術的精準管理和大數據的應用,使園區大棚病蟲害發生率大大下降,各類藥品使用減少了一半,農藥殘留檢測合格率基本達到100%。
現在以藁城農業高科技園區為中心,物聯網技術已經輻射該區的杜村、西凝仁、堤上等3個蔬菜標準園,越來越多的種植大戶感受到物聯網技術給農業生產帶來的好處。同時,藁城區還根據個體需求,為普通種植戶引進了“一棚一機”型簡易大棚控制箱和“傻瓜式”滴灌控制系統,在3個村各推廣了4個溫室自動開放風口、自動卷放棉被等“接地氣”的單項物聯網示范技術,逐步增強普通農民對物聯網技術的認可度,不斷擴大各類單項示范技術的應用范圍。
在食用菌種植專業村西里村,藁城區農業部門選取鴻順平菇種植專業合作社的3個食用菌大棚試點安裝了溫室智能噴淋設施,這種單項物聯網示范技術能夠在棚內濕度小于80%時自動噴水補濕,替代了以往人工噴水,同時避免了人工噴水對幼菇的損傷,受到農民的歡迎。“以前雇人噴一次水需40分鐘,現在打開開關,大棚內的180個噴頭同時作業,只要10分鐘就完成了。平均一個大棚一天能節約人工成本40元左右。”合作社社長米國民介紹說。
改變已經悄然出現
這幾天,藁城區系井糧食市場商戶韓玉平手機24小時不離身,不僅方便聯系業務,更主要的是通過手機能查看糧食行情,及時調整自己的收購價格和數量。“2004年市場成立之初,我們就出資5萬元,注冊了中華糧網永久會員,免費給市場上的所有商戶提供信息服務,幫助他們了解最新的糧食行情。有了信息網絡的幫助,糧食市場連續幾年交易額穩定在10億元以上。”市場負責人鄭根順說。
2014年,藁城區在河北率先啟動基層農技推廣服務云平臺應用示范項目,采用固定基層站點加移動終端的模式,通過工作電腦和智能手機開展技術推廣服務。目前,該區已經為120名農技人員和200名種植養殖大戶等農業科技帶頭人免費配發了裝有云平臺終端軟件的智能手機,并為1200余名科技示范戶免費安裝了云平臺終端軟件。有了云平臺,農民不僅可以交流種養經驗、查看視頻資料、接受遠程在線技術服務,還能查找到附近的技術員,享受上門服務。
由于有了物聯網、云平臺等智能化現代農業技術的支撐,藁城區農業生產一直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去年,藁城區糧食種植面積107萬畝,總產60萬噸,平均每畝產量過千斤,創下歷史新高;瓜菜播種面積55萬畝,產值54億元,平均每畝收益接近1萬元,比河北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多;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951元,同比增長8.6%,比河北平均水平多出3700多元。微信掃一掃,資訊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