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聚焦農業
- 重慶大力發展數字農業為鄉村振興賦能發表日期:2020-12-25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3307次在農業發展中,中國人均耕地面積少、水資源虧缺,同時耕地面積還在進一步減少,生產成本不斷增加,傳統農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優化產業結構,加速產業轉型升級,提高農業生產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規?;⒓s化,是促進中國農業持續高效發展的當務之急。
數字農業是將信息作為農業生產要素,用現代信息技術對農業對象、環境和全過程進行可視化表達、數字化設計、信息化管理的現代農業,是農業現代化的高級階段,是中國由農業大國邁向農業強國的必經之路。
近年來,中國高度重視數字農業農村發展,《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20-2025)》等接連出臺,農業農村部也相繼印發《“互聯網+”現代農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關于推進農業農村大數據發展的實施意見》《“十三五”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規劃》等,推動數字農業發展落地見效,大力發展數字農業,已經成為中國推動鄉村振興、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剛剛結束的2020首屆數字農業50人論壇上,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副司長陳勇在致辭中表示,數字農業已經成為引領創新和驅動農業轉型升級的先導力量,成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制高點。我國將大力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各領域、各環節深度融合,發展數字生產力,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激活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
重慶發展數字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重慶市位于四川盆地東南部,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季節變化分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條件形成了重慶獨特的氣候特征,使其農作物與動植物資源都非常豐富。
統計顯示,近三年來,重慶每年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075萬噸左右,年均出欄生豬1663萬頭,蔬菜年凈調出100萬噸以上。今年前三季度,重慶以農業為代表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216.9億元,同比增長3.9%。重慶豐富的農業資源,為其推動數字農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其次,重慶積極落實國家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戰略,為其大力發展數字農業提供了重要的前提。為什么會這么說?因為數字農業從本質上來說就是數字經濟與農業農村各個生產環節深度融合的產物。而通過一二三產業的融合,有利于打通農業農村各個生產環節,吸引數字經濟等現代要素改造傳統農業實現農業現代化。
根據今年1月出臺的《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實施意見》,重慶將實施以“十百千”為重點的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工程。即:發展十大山地特色高效產業集群,打造十大重點現代農業產業園;培育100家以上年產值超過億元的加工龍頭企業,打造100條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培育1000家農業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建設1000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此外,今年5月川渝農業農村部門簽署的合作協議還提到,以成都、重慶兩個中心城市之間連綿帶為重點,著力建設全國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其三,重慶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有力地為鄉村產業振興賦能。黨的十九大以來,重慶通過大力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行動計劃,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數字經濟發展方興未艾。統計顯示,2019年重慶數字經濟增加值達到5250億元,同比增長15.9%,發展指數排名全國前十,躋身全國第一方陣。今年6月,重慶更是啟動了全國首個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根據規劃,到2022年重慶數字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元、占GDP比重達到40%以上,打造一批千億級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培育100家數字經濟龍頭企業等市場主體……
重慶數字經濟發展方興未艾,為農業農村充分借助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5G、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數字化知識和信息,實現鄉村產業振興提供了重要的前提。而重慶通過數字經濟賦能傳統農業,這樣的例子有很多:
比如,重慶榮昌區近年來依托“榮昌豬”這一全國地方豬品牌,緊緊圍繞國家級(榮昌)生豬大數據中心建設,將現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到生豬全產業鏈,通過推動畜牧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等舉措,持續帶動全產業鏈的迭代升級。
奉節縣通過編制發布“奉節臍橙”價格指數,為產業發展提供“風向標”,為市場價格構建“晴雨表”。今年受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國內臍橙批發均價年度拐點比往年推遲了一個多月,在傳統渠道面臨沖擊的時候,奉節縣依托“奉節臍橙”價格指數,及時調整銷售策略,包括未雨綢繆,舉辦線上“三峽柑橘國際交易會”,取得比較好的效果。還有被譽為國內首個“水上盒馬村”的石柱縣黃水鎮萬勝壩村,利用數字化手段,打通石柱莼菜線上線下一體化產業鏈條,實現產量、銷量雙增長,讓當地農戶分享到互聯網帶來的“紅利”,該模式被列為全國數字鄉村建設典型案例。
其四,重慶農村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如火如荼。目前全市8068個行政村實現光纖網絡和4G網絡全覆蓋,基本實現“村村通寬帶、戶戶有信號”。涪陵區、江津區、梁平區等部分區縣已經率先啟動農村5G網絡基礎建設。重慶大力推動農村新基建建設,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中國”“實施數字鄉村戰略”的重大舉措,對于其發展數字農業,引領驅動鄉村全面振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年來,重慶農村網絡的基礎支撐能力明顯增強,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明顯加快,就是重慶加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結果。
今年11月在重慶舉行的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向外界展示了這么一個5G助力數字農業發展的應用場景:一塊位于大足中敖鎮的一個柑橘園,通過連接5G網絡,從而實現植保無人機等技術手段實時監測園區土壤、環境、病蟲害等田間信息。一旦出現數據異常,基地的設備,就會進行一系列智能化的作業,比如殺蟲,灌溉施肥等等。據介紹,該技術平臺,已經在忠縣,永川等地投用。此外,今年3月中國移動重慶公司聯合重慶市農業科學院,基于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打造了重慶5G智慧農業生產試驗示范基地,也是數字農業應用的一個體現。
不過,我們更應當看到的是,重慶農村數字基礎與沿海發達地區相比依然薄弱和落后,在加快補齊傳統基礎設施短板的基礎上,還應持續加大對數字農業新基建的投入,進一步夯實數字農業發展的基礎。
其五,重慶高度重視數字農業的頂層設計。近年來,重慶先后制定了《重慶市智慧農業發展實施方案(試行)》《重慶市數字鄉村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5年)》和《重慶市“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實施方案(2020-2022年)》,引領全市農業農村數字農業有序發展。根據規劃,到2022年,重慶農業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管理數據化和服務在線化取得明顯成效,促進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農業智能應用更加廣泛。還有日前公布的《中共重慶市委關于制定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加快推進服務業數字化。
這其中根據《重慶市智慧農業發展實施方案(試行)》,重慶將以產業鏈關鍵環節改造提升為重點,開展重點實施“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管理數據化、服務在線化”智慧農業四大行動示范建設,截止目前,全市已建成市級智慧農業試驗示范基地200個,農業機器人、智能農機等創新技術成果逐步投入數字農業建設。
與此同時,重慶開展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建設,構建“渝益農”APP,截至6月底建成9171個村級站點,基本實現行政村全覆蓋。落地公益、便民、電商、培訓四類服務,全面整合農村現有服務資源,完善“買、賣、推、繳、代、取”六大功能,累計提供公益便民服務超過600余萬人次,培訓信息員4萬人次。來源:重慶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