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
- 2024-09-27
-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
- 2023-11-17
-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
- 2023-11-17
-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
- 2023-11-17
聚焦農業
- 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無錫"物聯網+"讓農業生產更"智慧"發表日期:2020-11-02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8700次“我們馬上要舉辦一場大型蘭花展,雖然現在不是蘭花的傳統花季,但我們有能力有技術做到想讓蘭花什么時候開花就什么時候開花!”作為無錫錫山金秋招商月的亮點之一,錫山現代農業產業園管委會副主任程銘心這兩天一邊緊張地安排即將簽約的一批現代農業項目的最后落實,一邊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籌備下月中旬左右舉辦的首屆錫山蘭花展。
精準、綠色、高效……作為現代智慧農業發展典范,無錫人口中無比熟悉的農博園,正從一粒小小種子開始,孕育壯大花木產業、水稻種植。從科技種植、管理現場,再到網絡銷售全鏈條,讓我們看到了浪潮奔涌的數字化新時代里,農業酷炫的場景和廣闊的未來。
奇跡:畝均效益最高300萬元
2019年底錫山現代農業產業園被認定為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發布的第二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名單。這是全市首個獲得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園區,也是江蘇唯一獲評國家級的農業產業園。
在向現代農業、精品農業的轉型升級路上,錫山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已經成長為特色而高效的標桿。“前幾年區政府撥地100畝農業建設用地,多少人眼紅喲!在寸土寸金的江南地區發展農業,每個項目都是不斷招商選商、大浪淘沙后的精選之作。”程銘心介紹,基于種子種苗對現代農業的重要意義,園區在產業集聚上有意識地主攻生物育種、種苗繁育、種子加工等龍頭企業,形成了園藝作物種子種苗繁育的優勢主導產業。
“僅彩色苗木一項,利用修剪樹木后的廢棄枝芽育苗,園區就實現年組培3000萬株彩色苗木種苗。”2019年,園區種子種苗產業產值為31.59億元。依托和中科院、復旦大學、浙江大學、江南大學等10多家科研院校深入合作的產學研深厚背景,如今園區生物育種和引繁馴化、中草藥、高檔花卉、特色果蔬等畝均產出分別達到300萬元、100萬元、30萬元、5萬元。園內某公司蔬菜年育苗能力1000萬株,在河北、山東、海南等地建有胡蘿卜和大蔥種苗繁育基地,分別占全國種苗市場的25%和80%,在無錫20畝地的產出今年可達銷售1.5億元,畝產效益750萬元,是行業絕對的“大牛”。
先進:植物生長進程全掌握
“剛剛發走一大車皇家姬娜蘋果的樹苗。”29日上午,記者在落戶園區兩年多的某集團內看到,企業已經在為明年的大量種苗繁育訂單安排生產進程。傳統扦插方式并不是木本水果植物最好的繁育方式,對于這個世界難題,來自上海前沿農業技術、具有全球銷售優勢的這家農業企業,通過實驗室無菌組培、全株脫毒,實現了種苗繁育的量質齊升。
眼前的實驗室生產現場未來感十足:每個鋼結構房間的溫度、濕度都是根據植物生長需要而設定的;從修剪喬木果樹的樹枝上截取組織,在玻璃罐里進行無菌培養、種苗脫毒等工廠化流程,在5個月內,就能從一塊樹皮或草莖的部分組織,神奇裂變成成千上萬株整齊健壯的近1米高的成品苗木。在該企業,每個月都有不少彩色灌木、蝴蝶蘭、紅楓、椴樹等多種觀賞類花卉、喬木、地被植物的種苗繁育訂單,客戶來自澳洲、北美、新加坡等地。銷售覆蓋全國80%以上市場份額、開遍大半個中國的藍紫色繡球花“無盡夏”,每年逾百萬株種苗也是在這個實驗室組培出貨的。
生產場景看起來更壯觀的是虹越花卉,高端設施大棚內,組培后的迷你繡球、蝴蝶蘭等花苗裝在不同規格的器皿中,在此快繁、馴化。以重量單位“盎司”核算種苗數量的花卉培育方式,體現了規模化生產的高效率。從這里批發出售的花卉,以株型大小、花朵數量定價,更符合現代大型園藝布展或大規模活動會議對擺放花卉需求“標準化”的趨勢。
正在籌備中的首屆錫山蘭花展,將展出逾百種各類蝴蝶蘭,其中五六十種為名貴品種。讓人驚訝的是,這些蘭花都是短短一個月時間內從園區的8家花卉參展企業“快繁”而來的訂單花卉。“蝴蝶蘭母本來自氣候溫暖濕潤的臺灣,通過自主研究植物習性和生長規律,我們園區掌握了花卉開放的開關。”園區分管工作人員小鄒向記者介紹,作為年宵花的重頭,10年來,每年從園區外銷的成品蝴蝶蘭達四五百萬株。現在,一年四季都可以擁有它——蝴蝶蘭最適宜的花期溫度范圍在15—25攝氏度之間,通過精準的種苗促控技術,花卉企業能做到主動“調節”花開時間,“一般集團訂單的蘭花訂購周期為一個月”,這一個月,就是“催花”時間。
在園區食堂,已經能嘗到今年首批“哈勃1S”出產的本地新米飯,香糯中帶著明顯的回甘,忍不住讓人再來一碗。在園區,能嘗到的實驗田出產的各類新品種大米多達50種,“見多識廣”的園區工作人員自然對什么大米好吃有著更為客觀的評判。
米飯香甜好吃,來源于種子好、地種得好。來到金秋的太湖水稻示范園,剛剛收割完的田間地頭,一臺臺“智慧稻草人”如此醒目,它們是復旦大學自主研制的太陽能供電的自動聯網小型機組,是負責農作物種植環境信息數據實時采集、存儲、傳輸和管理的農業信息智能監測系統,對土壤溫濕度、雨量、風速、風向、氣壓、光照、輻射等環境數據都能進行監測。田野一側的一排排綠色青蛙乍一看還以為是休閑農業的裝飾道具,其實是智能化灌溉系統的泵站管道出水口,根據水稻不同生育期對田間水分的要求,“小青蛙們”能準確配合農技員手機或電腦遠程控制進行田間灌溉。
除了水稻,園區內眾多花卉公司、智慧農場,都實現了農業物聯網技術的落地應用,應用普及率超過八成。在名貴中草藥原料種植的承山堂石斛基地,根據石斛不同的生長周期,噴滴灌技術呵護著植物們的日常喝水和營養供給。設施大棚內的特制塑料透明薄膜擁有阻隔指定光譜(蟲類偏好光譜)的神奇作用,讓這些植物免于遭受病蟲害,自然也不需要使用農藥。
如今,園區處處都是智慧農業研發、示范、應用、推廣的主陣地,處處可見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樣本。 (陶潔 何小兵)來源:無錫新傳媒網